1. 概述
近年来,物联网安全事件层出不穷,给国家安全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和隐患。密码技术和基于密码技术的PKI数字证书技术的应用,为物联网安全所需的身份鉴别、访问控制、数据完整性、保密性和抗抵赖等提供了安全技术保障。
2. 现状和风险分析
2.1 物联网典型架构
物联网以“云、管、端”为主流系统架构模式,如下图所示:
图 2 1 物联网架构图
2.2 安全风险分析
目前物联网“云、管、端”的身份识别措施非常薄弱。物联网终端设备大多仅以设备出厂编号作为身份标识,通过预置密钥的HMAC认证作为身份验证方式,极易被破解、复制或重放攻击,物联网接入平台通过HMAC来向物联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,一旦预置密钥泄露,物联网终端设备将完全失控。手机APP的身份认证大多还停留在用户名+密码+动态验证码的低安全级别,存在较大安全隐患。
3. 方案设计
本方案将密码技术、PKI数字证书技术、TEE技术、SE技术结合物联网云、管、端进行场景落地和实施落地,以密码技术作为安全基石、以PKI数字证书技术标识物联网各端身份、以专用密码硬件设备/SE/TEE为密钥、数字证书安全存储和密码运算安全执行的载体,形成物联网安全密码应用的最佳实践。
3.1 技术架构
图 3 1 技术架构图
3.2 产品部署图
图 3 2 产品部署图
用户管理端的手机支持TEE(可信执行环境),TEE向手机APP应用提供安全接口用于生成随机数、公私钥对、CSR,同时TEE负责用户私钥安全存储、关键业务签名验签、用户生物特征识别等功能的安全执行。
设备端集成SE(加密芯片),随机数生成、公私钥对、CSR生成,私钥安全存储和签名验签等密码运算由SE完成,设备中集成证书应用SDK,完成设备和SE之间的密码应用接口调用。
业务平台端部署SVS(签名验签服务器),完成与物联网设备终端和用户APP之间交互信息的签名和验签。部署RA系统对接第三方CA系统,负责设备证书和用户证书的在线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3.3 主要功能
采用国密算法对云、管、端交互数据进行加密、解密,确保物联网数据的机密性、完整性和隐私保护;
采用PKI-CA数字证书技术标识物联网各端身份,结合国密签名、验签算法,确保物联网各端可信身份和行为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;
国密算法、数字证书技术和TEE/SE对接所需的中间件开发;
通过在业务流程中将随机数和时间戳嵌入签名报文中,有效避免重放攻击。
3.4 主要技术指标
描述 | 要求 |
支持用户和设备规模 | 大于100万设备;大于1000万用户 |
4. 方案特色
基于PKI构建物联网云、管、端安全体系
结合云、管、端实际软硬件情况,提出了结合业务流程的PKI身份认证方案,结合实际项目验证,确保方案的可落地性。
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和安全性结合
用户通过操作APP进行操作,基于TEE软件可信执行环境进行密码运算、证书应用和生物识别,基本不改变原有业务体验。
在物联网设备端集成加密芯片(SE),实现高安全级别的私钥存储、密码运算和数字证书身份验证。
在业务流程设计中通过加随机数、时间戳等方式,避免重放攻击等安全威胁。
支持国密算法
本方案的设计,支持在云、端、端均基于国密算法进行设计和实现,符合国产密码算法各行业推广的趋势和要求。
5. 适用领域
车联网、智能门锁、智能家居、智慧安防、智慧地锁等。
6. 企业分工
角色 | 职责 | 提供产品 |
应用开发商 | 相关系统开发 | 业务平台、APP等 |
设备商 | 物联网设备与系统适配 | 相关终端设备 |
加密芯片/TEE | 配合应用开发商集成 | 芯片、TEE和SDK |
CFCA | PKI-CA基础设施 | RA、平台端SVS |
7. 应用案例
树根互联 | 重要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场景 |
中兴通讯 | 5G基站与管理平台之间安全通信场景 |
德国大众汽车 | 车辆与TSP平台联网信息交互场景 |
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
联系人:王自冲
电 话:18612237006
010-80864104